原标题:好消息!内环高架“年轻化”改造又有新进展!这些路段外圈施工顺利完成
据市道运中心的消息,10月23日凌晨,随着内环高架设施提升及功能完善工程(中山北一路-四平路、政本路-周家嘴路)段外圈最后一条新型降噪伸缩缝更新完成,标志着该工程外圈部分主体结构施工全部完成。
由市道运中心负责建设,隧道股份、上海建工负责设计、施工的内环高架“年轻化”改造工程于9月8日凌晨零时30分正式启动,历经一个半月紧张施工,顺利完成外圈4651米(2636米+2015米)的桥梁结构硬件设施提升及功能完善。
内环高架是上海最早建设的城市快速高架道路,其中浦西段主线年的运行,如今的内环高架已出现结构设施老化、运行压力激增和智能化设备相对落后等问题,2022年实施了内环高架设施提升及功能完善工程(四平路-政本路)试验段,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施工区段高架投影下为中山北一路及中山北二路,均为中心城区主干道,保通压力极大。且本次施工作业区段均为立体交通,桥下地面交通量大且涉及路口、匝道较多,车辆分、合流点多,导致交通组织形式多样、易堵点多,对桥上作业人员和桥下流动人员的安全保障提出了极高要求。
中秋、国庆“双节”假日期间,项目建设团队不停歇,避开9月28日和10月6日交通出行高峰,选择了9月29日-10月5日车流相对较少的时段连续作业。
根据现场复杂情况,工程实行白天、晚上两个时间段精准施工方案。高架主线施工期间,日间仅占用桥面1.5米宽,确保现状车道数量不变,满足通行需求;夜间封闭半幅高架,提升施工效率。在车道分、合流处匝道及主线临近匝道两跨选择车流量较小的周末施工,确保不影响工作日车辆通行。
本次实施的二大区段沿线涉及居民区、医院、商务楼,为此,项目团队采用低影响破拆技术—超高压水射流破拆系统,并对设备及配套措施多次进行针对性改造,增设防护、降噪等设施,设计制造了废水反滤、净化、收集系统,将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噪音与污水等影响降到最低。
此外,针对日间仅占用1.5米施工区域的特点,项目团队不断细化施工方案,在狭长形施工区域多种作业分段同时进行,从每道工序所涉及的“人、机、料、法、环”各要素均进行有效管控,让材料到场时间和施工时间无缝衔接,减少过程中等待时间,以最快的速度、最有效的施工办法提升工效。同时采用倾斜摄影,精确规划场地布置,选取并改造可满足要求的特种设备。
去年试验段施工时,主要安排在深夜23时封交后进行,有效作业时间较短。这次工程白天夜间均可施工,一周可完成30跨施工,不仅施工效率、施工速度得到大大提升,也有效缩短了影响周边居民的时间。
此次工程防撞墙采用结构装饰一体预制工艺,防撞墙结构外观造型复杂,现场防撞墙安装条件对构件预制、存放、运输、养护要求高,安装后线厘米以内。
施工区段涉及上下匝道共计9条,除匝道与主线并板处外,高架主线段涉及多处曲线路段,为取得最为精确的线形数据,采用最新三维点云扫描设备及工艺,以每秒30万点云密度对高架全线进行扫描采集桥梁数据并建立数据模型,为防撞墙更换施工提供可靠依据。
在防撞墙预制时,根据s形曲线的特点优化防撞墙节段划分,并在安装时加密测量控制点位,在每段防撞墙拼接处均设置控制点位,保证了防撞墙线型精度控制达到设计要求。
新防撞墙与桥体板梁采用uhpc超高性能混凝土固接是一大难题。项目团队动足了脑筋,通过改进新防撞墙预制工艺,采用二次立模浇筑工艺等举措,确保uhpc固接的连续性、可靠性,提升外观平顺质量。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市道运中心党委牵头成立党建联盟,以党建为引领,所有参加单位党组织与工程沿线单位、街道等深入开展党建联建活动,项目志愿者深入居民区开展为民服务志愿活动,聘请文明施工监督员,积极听取民声民意并积极予以解决,双向融入,助力项目优质高效完成,以实际行动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理念,不断提升区域道路设施服务品质和市民群众对交通出行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空气锤动密封装订机粗加工锁紧垫圈辐照腐蚀风炮外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