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加入美籍:虽说科学看似无国界,科学家有国界。但实际杨振宁老先生在国内做出的贡献,无与伦比,下文将有详述。而且在2017年,杨老先生已恢复中国国籍。
三是娶了翁帆,比较典型的老少配。但婚姻是两人的事情,对其他人来说,说句不好听的,关你pi事。所以在这里就不展开了。
抛开以上三点不谈,我们来看看杨振宁老先生的光辉成就,堪称活着的传奇,物理学领域的泰斗级人物。
杨老先生最新出任西湖大学校董会名誉主席。2018年10月20日,西湖大学成立大会在杭州举行,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所由社会力量举办、国家重点支持的新型研究型大学。其前身为浙江西湖高等研究院,由清华大学副校长施一公教授、南方科技大学校长陈十一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常务副校长潘建伟教授、北京大学理学部主任饶毅教授等科学家发起筹建,已获得马化腾、吴亚军、王东辉、王健林等多位企业家捐赠。
杨老先生1922年10月1日出生于安徽合肥,是世界著名物理学家,现任香港中文大学讲座教授、清华大学教授、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荣休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俄罗斯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学会会员。——光看这些头衔,就知道杨老先生在世界范围内的学术地位。
主要学术成就有:相变理论,玻色子多体问题,杨—Baxter方程,1维δ函数排斥势中的玻色子在有限温度的严格解,超导体磁通量子化的理论解释,非对角长程序,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时间反演、电荷共轭和宇称三种分立对称性,高能中微子实验的理论探讨,CP不守恒的唯象框架,杨—Mills规范场论,规范场论的积分形式,规范场论与纤维丛理论的对应。(以上在这里都不作展开,因为都是需要长篇学术论文阐述的学术观点,有兴趣者可找相关资料研究。其中以“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的成果,在1957年杨振宁和李政道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如果看不出这些学术成果的丰硕,可以从另一个侧面看:在2000年的时候,英国自然杂志《nature》评选了人类过去千年以来最伟大的物理学家,全人类总共只有20多人上榜(人类物理学终极封神榜单),杨振宁先生在这个评选中名列18位,并且他还是这个榜单里唯一一个活着的物理学家。与他一同登上这个榜单的其他人全部都是已作古的大牛,包括牛顿,爱因斯坦,麦克斯韦,薛定谔,波尔,海森堡等等……
杨振宁早在文革期间就回国讲学,那是在1971年,成为中美关系解冻后的第一位来华访学的知名华裔科学家,为中美人民的相互了解做出了巨大贡献。
1980年,杨振宁在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发起成立“与中国学术交流委员会”,资助中国学者去该校进修。
1983年,杨振宁向建议:“国外认为,搞软件15—18岁较有利。”由此,科大少年班设立了计算机软件专业。
1984—1986年,杨振宁倡议的“亿利达青少年发明奖”、“吴健雄物理奖”和“陈省身数学奖”相继成立。
1986年,杨振宁创建南开大学数学研究所理论物理研究室,本着“立足南开,面向全国,放眼世界”的开放精神,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工作。
1997年5月,国际小行星中心将国际编号为3421号小行星正式命名为“杨振宁星”。
1997年,在杨振宁建议下,清华大学决定根据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的经验,成立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杨振宁把在清华的工资都捐了出来,用于引进人才和培养学生。
2003年底,杨振宁回北京定居。清华大学盖了三幢“大师邸”,一幢给杨振宁,一幢给姚期志,一幢给林家翘,姚和林都是杨振宁劝回来的。
2007年,杨振宁作为基金发起人的香港中山大学学术研究基金会,将面积约4000㎡的研究大楼和设备,以及超过千万现金,无偿捐献给中山大学,寄希望能看到中山大学在科研上又一次飞跃。
霍金之所以知名度这么高,很大一点原因是他身上的励志故事而非仅仅是实际的成就,你想想,一个全身上下只有两根手指能动的人,却取得了如此大的科学成就,能让人不肃然起敬吗?
霍金的世俗名气确实相当程度来自他的残疾和科普著作在媒体的传播,这不是因为霍金不够伟大,而是科学家这个职业的特点,决定了没有人能够仅仅凭借伟大的学术成就而在活的时候就街知巷闻,牛顿、爱因斯坦也不能。
一方面霍金在科学上的建树需要大家的认可,但他的科学贡献不如杨振宁这也是事实,不过他们都可以用伟大来形容,都是人类前进道路上的巨人,如今霍金已离世,让我们心怀敬畏。
这个世界上影响世界的几大物理学家,牛顿肯定排第一,经典物理嘛,爱因斯坦排第二,爱因斯坦之后是谁呢?那就是杨振宁了,因为杨振宁的学说影响了20世纪后半叶以及现在的整个理论物理学的发展。有7个诺奖是因为找到杨振宁的标准理论所预测的粒子而获奖的,例如丁肇中希格斯。研究标准理论获得诺奖的有几十个,杨振宁带领徒子徒孙几乎垄断了六十年来的诺奖物理奖的理论物理和粒子物理部分。
宇称不守恒的发现让人惊叹,但这并非是杨振宁的最伟大成就。杨振宁-米尔斯非阿贝尔规范场的工作能够排在牛顿、麦克斯韦、爱因斯坦的工作之列(鲍尔奖获奖词)。
1954年,杨振宁和米尔斯发表了他们的规范场论文,当时只是被看作一种数学框架,不被当做是物理。后来才被逐渐认识到那个简洁优美的数学结构是物理学的基本结构之一,强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是基于杨-米尔斯规范场的数学机构。牛顿和爱因斯坦的工作对人类认识引力有巨大的帮助;麦克斯韦统一了电和磁,给人类揭示了电磁相互作用的机理;杨振宁的工作帮助人类认识了另外两种相互作用力——弱相互作用力和强相互作用力。
当网络上一群人拿着钱学森、邓稼先去骂杨振宁的时候,他们肯定不会知道,杨振宁的名字能够千年、万年闪烁在物理学殿堂中。